Post

The making of a manager - 读后感

The making of a manager - 读后感

Overview

值得一读

中信出版社翻译的书名字叫《硬核晋升》完全词不达意~,英文名the making of a manager,更像是《经理养成》或者《管理人養成》。

题外话:忍不住吐槽一下中信出版社,虽然中信出版社选择翻译的书都是非常前沿+热销的,但是在出版和翻译这件事上,做的不咋地。所以,有条件的同学建议看原文。

内容上,是Facebook产品设计副总裁,朱莉·卓(Julie Zhuo) 整理多年累计的博客所写,关于自己从一个新手经理逐步成长成过程中遇到的坎坷和经验的分享,有理论,有实践,语言文字上很亲切,并没有“领导架子”带着诚意的一本书。如果带着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来读,带着实际遇到过的处境来读,能够产生很多共鸣。

不过本书也有一定局限性,ta的语境更适合较为规模化,标准化的外企,如果你在国企,或者民企,那都是特点鲜明,个性十足的职场,本书不太适用~

重实践的书,很难有读后感,我就简单列几个作者的观点,就当是种草推荐文。

三件事

每天让经理们忙忙碌碌的工作其实可以分成三大类:初衷、人员和流程。

初衷人员流程。即为什么、谁来做和怎么做。

关于初衷

就是每个人做事的源动力,是否每个团队成员初衷都一致,目标都一致了呢?若有人的初衷没有一致,那么他就不会非常积极地帮助你实现这一理想。

在足球场上,我们称之为赢,冠军,团队协作,士气。

衍生话题:目标,KPI,对焦。

关于人员

你的团队的所有成员都具备成功的条件了吗?他们都有正确的技能吗?他们都积极主动地去做好工作了吗?

在足球场上,我们称之为阵容。

衍生话题:激励,沟通,招聘。

关于流程

流程也就是你的团队如何一起工作。

在足球场上,我们称之为战术。

衍生话题:项目,机制,价值观,文化,原则。

不是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作者的观点是:如果一个公司处于生死存亡边缘,这类特例下,或许公司需要的是一个偏执,激进的管理者,但是绝大多数时间,公司需要的是一个放眼长远眼光的,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者。

可培养的领导力

Great Managers Are Made, Not Born. 好的經理靠後天(培養),而不是天生的。

好的经理必须是好的自我管理者。

理论上,任何人都应该是好的自我管理者,人生路漫漫,知识和经验总有不够的一天。

团队里,更需要管理者作为团队的榜样,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应走在团队的前面。

这里我要大力推荐这篇专栏-» 管理的客体:自我

信任

一些文摘:

如果你的下属没有告诉你他们的真实感受,你就无法帮助他们。你可能会错过早期的预警信号,这在未来将会导致更大的问题。人的不满会在表面下溃烂,直到有一天他们会突然辞职,让你措手不及。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大多数时候他们不单单是不想在公司干了,他们更多的是不想再跟着你干了。 你可以建立一种以信任为基础的关系,来避免被下属打得措手不及,要让下属觉得自己可以对你完全坦诚,因为他们完全相信你是真的在关心他们。

  • 你的下属会定期向你汇报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挑战。
  • 你的下属和你经常互相批评,而且是在公开场合互相批评。
  • 我的下属很乐意再次为我效力。

to be continue …

This post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4.0 by the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