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 - 读后感

previous note:

老婆收拾了这本书到书柜,告诉我,你买的两本物理书放到书柜去了~ 她简单的翻了几页,就定义了这本书是物理书呢~

确实书封上写的很清楚:

五则以真实人物为原型的短篇小说,小说文本模糊了历史、回忆录、散文和小说的边界,创作出一种独特的叙事风格。

小说的主人翁不是化学家,就是物理学家,很容易让人误以为这是一本关于物理的书。哈哈哈。

这让我想起历史演义小说,比如德川家康三国演义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也十分类似的,但是相比宏大的历史演义小说,这本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演义的部分边界模糊,微妙,暧昧,读者难以区分哪些是演义哪些是史实。

The dividing line between reality and imagination is not marked; it is only after several paragraphs or pages that we realize we have crossed it. 1

New Yorker 插图👇

Image

我想象中的作者创作的过程应该是,四处收集,打听,拜读所有与这些泰斗沾边的故事,拿着这些小故事当作拼图碎片,在脑袋中拼出一副有趣的画面,拼图的缝隙部分,就是自己发挥的空间,利用自己像胶水一样,亦真亦假的文字,游走在碎片缝隙之间,最终呈现出那副有趣的画面。

作者把略带严肃的数理化,描述的十分虚幻,玄妙。仿佛他在讲的不是科学故事,而是奇幻,神秘主义,宗教故事。几乎每个奇点级的科学发现,都会伴随着噩梦,幻觉,先人的提点。科学家们往往是在丧失意识的情况下,写出了自己也无法理解,无法返向推导的公式,竟然还都是对的。

书中大部分的故事都有两条线,一条是科学家的生活,另一条是那些颠覆人类基础理论的研究线。作者试图穿针引线,将两条线交错融合。两条线之间,被模糊的边界里充满了作者的奇思妙想,在作者“杜撰”中,每个故事主人翁常常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念想—比如:某个令人惊悚的战争夜晚;某次对歌德诗集的幻想;对自己梦的解析;某一次致幻药物的体验;亲身经历某次战争的空袭;—而发生人生和研究事业上的巨大转折。

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我猜,无论是哪条故事线,作者都在表达一种矛盾和无法理解的情绪。

Among the main figures is Fritz Haber, a German Jewish chemist who developed a process to obtain ammonia from nitrogen in the air, for use as fertilizer—an innovation that won him the Nobel Prize and, by staving off famine, has probably saved the lives of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people—but who also pioneered the military use of chlorine gas, a chemical weapon responsible for some of the worst horrors of the First World War, as well as a hydrogen-cyanide pesticide that was a direct forerunner of Zyklon B.

最后一则故事里,世界当时上最伟大的科学家聚集一起,参加了索尔维会议。然而这个会议却确定了这个世界最根本的规则是立足于未知和随机的。会议上,就连爱因斯坦也无法反驳哥本哈根学派,感慨道“Jedenfalls bin ich überzeugt, daß der nicht würfelt.2

在后记,作者借助一个“夜间园丁”的人表达了很多,借助“夜间园丁”之口,作者把整本书都串了起来。这位“夜间园丁”是一个前数学家,在意识到现代科学已经让我们失望,人类大脑无法“处理其悖论和矛盾”后,退出社会。换句话说:“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后,退出社会。


original source/found:

reference:

This post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4.0 by the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