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
高效, 但是有问题.
Background
近两年, 接触了不少书和电影都有一种类似的设定, 比如《美丽新世界》, 《Raised by Wolves》, 《Snowpiercer》, 情节里, 养育孩子这件事, 不再由亲生父母或者任何家庭成员承担, 而是社会机构统一代劳.持有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生养这件事, 大部分情况下, 发生在每个人的青壮年, 又要消耗巨大的个人精力与社会资源, 无疑一根一根切葱花, 要比一把切来的低效的多.
如果教育的目的是输出一碗削剪平齐的葱花, 那么我同意类似的想法. 不过这是另外一个话题.
单从效率来说, 对于regular matters 来说, 分工, 合理的分工, 确实能有效提高效率.
家庭
家庭的场景里, 我们可以简单理解成, 四个人, 十件事, 在分工上难免边界模糊, 分工不清, 家庭里, 所有事情都优先是讲感情, 而非效率.
团队
团队的场景里, 我有十个人, 每天完成十件事, 才能够达成某个target.
乍一看, 每人熟练的做其中一件事, 比起每人每天做十件事, 来的更加高效. 但这是在十件事没有交接的基础上才成立.
再假设十件事之间都有相互关联的关系, 势必这十个人的团队面临的是九次的交接, 交接就意味着这十件事里隐藏了九件事, 九件叫做沟通的事情.
这也是现如今, 沟通能力已经远比十年前, 一个人完整干十件事的年代来的更加重要的原因了.
社会
社会相比团队, 需要做的事情更加缺少专业性质, 但是量巨大, 也非一个人能完成的. 所以在社会这个场景里, 我们往往是一件事十个人干.
综合来看
无论是团队还是社会, 肯定都有小事大事, 无论是团队还是社会, 都大量的需要各种人才, 一支球队不需要十个前锋, 也不需要十个守门员.
This post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4.0 by the author.